內標法(Internal Standard Method)是將一定重量的純物質作為內標物加到一定量的被分析樣品混合物中,然后對含有內標物的樣品進行色譜分析,分別測定內標物和待測組分的峰面積(或峰高)及相對校正因子,按公式即可求出被測組分在樣品中的百分含量。內標法是色譜分析中一種比較準確的定量方法。以下對內標的選擇和使用注意事項進行介紹:
### 內標物的選擇
內標物應當滿足以下條件:
1. **純凈的已知化合物**:內標物必須是純凈的,具有明確的分子式、分子量和純度標準,以便于準確稱量和配制。
2. **性質相似但不反應**:內標物應與被測組分性質相似(如沸點、極性、化學結構等),但不與被測組分及樣品中其他組分發生反應,以避免干擾。
3. **含量相近**:加入量應與被測組分含量相近,以便在色譜圖上獲得相近的峰高或峰面積,從而減小測量誤差。
4. **校正因子相近**:內標物還應具有與被測組分相近的校正因子,以確保校正的準確性。
5. **濃度穩定**:內標物的濃度應穩定,以確保分析過程中的穩定性。
6. **原本不存在或含量極低**:樣品中原本不含該組分或含量極低,以避免干擾測定結果。
7. **保留時間有差異**:內標物的色譜峰應與被測組分的色譜峰能完全分離,且保留時間有明顯差異,以避免色譜峰共溢出。
8. **化學穩定**:在給定色譜條件下,內標物應具有良好的化學穩定性,不易發生分解、氧化等反應。
### 使用注意事項
1. **準確稱量**:應準確稱量內標物并配制成合適的濃度。
2. **混合均勻**:在加入內標物前,應確保樣品已充分混合均勻,以提高測定的準確性。
3. **避免干擾**:應確保內標物不與樣品中的其他組分發生反應或干擾待測物的測定。
4. **制作標準曲線**:在進行定量分析前,應先配制一定重量比的被測組分和內標樣品的混合物做色譜分析,測量峰面積,制作重量比和面積比的關系曲線,即標準曲線。實際樣品分析時所采用的色譜條件應保持與制作標準曲線時所用的條件一致。
5. **單點校正**:在使用過程中應定期進行單點校正,若所得值與平均值的偏差過大,則應重新制作標準曲線。
6. **優化濃度**:內標物的濃度選擇應根據具體的分析對象和實驗條件進行優化。例如,對于某些高濃度樣品,可能需要選擇較低濃度的內標物以避免色譜峰飽和;而對于某些低濃度樣品,則可能需要選擇較高濃度的內標物以提高測量的靈敏度。
綜上所述,選擇合適的內標物并遵循正確的使用注意事項,可以大大提高內標法定量分析的準確性和可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