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色譜分析中,特別是液相色譜串聯質譜(LC-MS/MS)分析中,循環時間、駐留時間和通道延遲時間(也稱通道間延遲時間,Interchannel Delay,ICD)的設置對于實驗結果的準確性和靈敏度至關重要。以下是對這三個參數的正確設置的詳細解釋:
### 一、循環時間(Cycle Time)
循環時間是指一個采樣循環(即一個Cycle)對所有MRM(多重反應監測)離子通道掃描一次所消耗的時間。它決定了儀器在給定時間內能夠掃描多少次,從而影響到數據的采集速度和分辨率。
1. **計算方法**:
循環時間 = 通道數量 × 駐留時間 + (通道數量 - 1) × 通道延遲時間 + 2 × 極性切換時間(如果存在極性切換)
其中,極性切換時間是指切換不同極性模式(如正離子模式和負離子模式)所用的時間,它也與儀器硬件本身有關。
2. **設置建議**:
* 在保證靈敏度和分辨率的前提下,盡量縮短循環時間,以提高數據采集速度。
* 根據實驗需求選擇合適的通道數量和駐留時間,以平衡數據采集速度和分辨率。
### 二、駐留時間(Dwell Time)
駐留時間表示儀器采集某離子的時間,是MRM方法中的一個重要參數。它直接影響到數據結果的質量和靈敏度。
1. **設置建議**:
* 駐留時間越短,色譜峰點數越多,但過短的駐留時間會導致噪聲增加,信噪比下降,甚至可能導致色譜峰峰形毛刺。
* 駐留時間越長,色譜峰點數越少,點數過少則導致色譜峰成鋸齒形,影響定量的準確性和精度。
* 通常色譜峰要求至少10個點數,定量要求嚴格一點會建議在15\~20個點數。
* 需要在信噪比和色譜峰點數上進行權衡,根據實驗需求和儀器性能選擇合適的駐留時間。
### 三、通道延遲時間(Interchannel Delay,ICD)
通道延遲時間指的是掃描不同MRM通道需要切換電壓消耗的時間。它通常與儀器硬件本身有關,并且會影響到循環時間的計算。
1. **設置建議**:
* 通道延遲時間是儀器固有的屬性,通常無法直接調整。但可以在選擇儀器時考慮其通道延遲時間的大小,以選擇性能更優的儀器。
* 在實驗設置中,可以通過優化其他參數(如駐留時間和循環時間)來彌補通道延遲時間對實驗結果的影響。
綜上所述,循環時間、駐留時間和通道延遲時間的正確設置需要綜合考慮實驗需求、儀器性能和實驗條件。通過合理的參數設置,可以確保實驗結果的準確性和靈敏度。